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南关地情专栏

新时代地方志工作实现新发展的重要遵循

时间: 2018-04-13 09:21 来源:
【字体: 打印

  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国地方志事业也迈进了新时代。拥抱新时代,要求我们必须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全国地方志事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指导意义;实现新发展,要求我们必须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在推动工作中全面准确贯彻落实。

  (一)矢志不渝坚持党对方志工作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领导一切。进入新时代,地方志工作必须要更加注重讲政治,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开创新时代地方志的伟大事业,必须要保持清醒头脑,勇于面对“四大考验”“四种风险”,始终坚定“四个自信”“四个意识”,严守政治规矩,严明政治纪律,切实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坚持党史姓党、党史听党、党史为党、党史护党的政治方向,确保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进入新时代,地方志工作必须要更加注重讲担当,不断提高工作站位。要注重把“四个伟大”的生动实践同履行好方志工作存史、资政、育人、惠民的职能作用紧密结合起来,着力服务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唱响党史好声音,弘扬党史正能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进入新时代,地方志工作必须要更加注重讲作为,不断提高能力站位。要不遗余力切实提高队伍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能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要努力克服“本领恐慌”,把加强学习作为提高能力素质的根本途径和手段,引导和培育从业人员做学习型干部,做专家型学者,从而不断适应新时代方志工作的发展要求。

  (二)矢志不渝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像一条红线贯穿于党和国家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之中。地方志是弘扬历史、遵循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是历史与人民更近更贴切的有效联系,是传承我国优秀民族传统的新时代方法。进入新时代,地方志工作要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努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各项工作、全部活动之中。要牢牢把握“修志为用”的原则,紧扣历史,注重民情,积极发挥地方志精神文明建设作用,坚持正确历史观和科学方法论,以更加贴近群众、更接地气的方式,面向全党全社会,全力以赴推动方志工作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站,不断提升居民素质修养,逐步让每一名党员、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在方志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让史志进入各行各业,让方志工作家喻户晓,依靠人民创造新时代地方志工作新业绩。

  (三)矢志不渝坚持全面深化地方志工作改革。改革未有穷期,创新正当其时。进入新时代,我们要以更大的政治智慧和勇气,大力实施改革与创新“双轮驱动”, 坚持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地方志发展难题,以创新的理念挖掘地方志发展潜力,坚定不移推动地方志工作转型发展,实现“六个转变”:一是从围绕自身工作向围绕党建、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转变,实现地方史志事业的大局化;二是从单纯写史、修志、编鉴向多业并举、全面发展转变,实现地方史志事业的全面化;三是从依规修志向依法治志转变,实现地方史志事业的法治化;四是从地方党史和方志机构修志向党委领导、政府主持、地方史志机构组织实施、社会各界广泛参与转变,实现地方史志事业的社会化;五是从单一纸媒体史志向广泛运用数字媒体史志转变,实现地方史志事业的信息化;六是从修志囿于当地向把地方史志推向全国转变,实现地方史志事业的全国化,从而使地方史志成为记述、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和党的历史的重要载体,成为展示中国国情、地情的重要窗口,成为资政辅治的宝贵智库,推动地方史志工作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四)矢志不渝坚持新发展理念。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进入新时代,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地方史志工作必须转变发展思路、发展方式,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在发展理念上,要摈弃“一本书”主义,强化 “十业并举”。在工作谋划、人员安排、力量摆布上,都要突出围绕“十业并举”做好统筹,既要全面部署,又要突出重点,特色鲜明。在发展模式上,在注重志书编修、年鉴编纂、方志馆建设、地方史编写统筹并进、协调发展的基础上,要坚持“存史、资政、育人、惠民”“四驾马车”并重。在发展方式上,要坚持开门修志。加强横向合作,主动与其他部门单位加强合作,共同及时客观记录当前所发生的事情,决不能让历史记录留下空白。要加强纵向合作,不断加强国家、省、市、县区、乡镇、村方志工作多级互动联动合作。要用好社会力量,充分利用方志专家库力量、撰稿人单位力量、社会贤达人员力量为地方志事业所用,从而既弥补机构人员力量不足的实际问题,又将引导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关心、支持地方志工作。同时要创新工作手段,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特别是现代电子技术、新媒体和“互联网+”技术,更好地服务支撑方志工作,不断展示方志事业新形象,不断扩大地方志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五)矢志不渝坚持依法治志。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依法治志是依法治国的应有内涵,是依法治国方略在地方志事业中的必然体现,也是开拓地方志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根本要求。进入新时代,我们要抓住历史机遇,注重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推动地方志事业。要强化法治意识。结合国家《地方志工作条例》的修改和完善,主动适应依法治国和方志事业快速转型发展需要,本着吸纳新经验,确认新成果,适应新要求、实现新发展的原则,加快推动地方性《条例》启动修订程序,尽快形成全社会依法治志的良好环境,促进地方志从传统单一依法修志向依法识志、依法修志、依法研志、依法用志、依法管志、依法存志和依法传志转型发展。要善于利用法治思维,引导推动各级政府、各级地方志工作机构依法履行法定职责。克服以往依靠行政命令推动工作的老思维、老习惯,转变思维模式、工作方式,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手段来突破发展瓶颈、破解发展难题,切实提高依法治志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支撑方志工作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依法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