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部门动态

低成本高效能 优化共享资源 南关劳动仲裁“三步”实现智慧庭审

时间: 2021-03-11 15:22 来源: 南关区人社局
【字体: 打印


长春市南关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创新工作方法来推进劳动仲裁整体效能的提升。年初在南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王红华的支持下,仲裁院以推进“智慧仲裁”建设工作为契机,不断拓宽创新思路,大胆尝试新办法。在资金有限的前提下,以2%的硬件投入,实现智慧仲裁庭90%的功能。从设计、谋划、审批再到落实,南关区仅用短短20天的时间,成功迈出智慧仲裁三大步。


第一步,优化资源配置,2月19日前利用现有资源实现庭审笔录同步显示。


仲裁院通过更新原学习、会议用LED大屏幕的部分模块,升级显卡、内存等部件,旧物新用,通过专业软件将其作为庭审笔录电脑的投屏设备,实现庭审记录同步显示。同时,庭审中还可以通过大屏播放视频、图片等证据材料,参加庭审的所有人员都可以在庭审过程中更直观的看到庭审笔录记录过程,使仲裁庭上的笔录缺漏及时得到补正,消除了庭审参与人员对于庭审笔录的质疑,实现庭审过程公开透明,大大提高了庭审效率,提升了劳动仲裁的公信力。


第二步,共享硬件设备,2月25日前利用现有电子档案设备实现电子举证质证。


2020年人社局为仲裁院配置了快拍仪,用于办案系统录入资料和仲裁电子案卷的形成。院里实现庭审笔录实时显示后,我们开始测试使用快拍仪将当事人的证据材料在庭上展示在大屏幕上,从而实现电子举证质证。这样,除非当事人提出特殊要求,大部分举证质证环节都可以通过大屏幕展示的方式实现申请人、被申请人、仲裁员同步查看。与以往的证据通过申请人、被申请人、仲裁员传阅再质证的形势相比,大大节省庭上当事人互相传递证据的繁琐过程,同时也提高了质证过程的及时性,缩减了庭审时间。


第三步,整合软件资源,3月5日前通过软硬件相结合实现庭审语音智能识别。


仲裁院整合了语音输入法和翻译软件,购置了当事人和仲裁员使用的无线麦克,通过交换机实现集中控制多方输入语音,经智能识别、实时转录,形成完整笔录的“智慧仲裁”新体系。目前经过三天的测试平均压缩50%的庭审时间。此外,由于嵌套了翻译软件,语音录入识别还能够支持23种地方口音、3种少数民族语言、9种外国语言和中文的互译,大大降低了少数民族、地方口音当事人、外国友人在中国因语言不通维权的难度,提高了我区仲裁院在社会的公信力与影响力。在保障庭审效率和完整性上并驾齐驱,极大地提高了办案效能,使之成为长春市南关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的又一大亮点。


南关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智慧仲裁庭审系统的建立,从策划到实施,再到实践成功仅用了20天。除了利旧设备,其他成本只有几千元钱,完美实现智慧庭审系统功能。下一步,我们将结合现有的监控系统,打造庭审学习和观摩环境,探索远程庭审、全程无纸化智能办案的新模式。届时,欢迎各兄弟单位前来观摩、交流经验。

虽然建设智慧仲裁的道路曲折漫长,但是我们仲裁人会凭着热爱,为仲裁建设工作增砖添瓦,为实现智慧仲裁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