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 由:关于教育局加强孩子道德教育的建议
提案者(联名提案人):贾瑟 刘凤华
关于教育局加强孩子道德教育的建议
随着家庭学校独生子女教育阶段的真正到来,网络的迅速发展以及社会上一些不健康读物、影视和不良行为的趁机而入,严重影响着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品德的健康发展,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水平有明显滑坡。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因此,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已到了非常迫切的地步。
一、中小学生道德品质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1.不良现象的影响。当前社会存在着不少影响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不利因素:一是不良社会现象的影响。贪污受贿、拜金主义等社会丑恶现象,对中小学生有极大的腐蚀性;二是影视文化的负面影响。一些影视作品、报刊中色情、打斗、凶杀等暴力场面充斥,使一些学生盲目模仿,危害极大;三是贫富差距拉大,失业、离婚率上升等某些社会问题,使一些中小学生产生信仰危机和价值观混乱。
2.家庭教育的缺位。目前,大部分家庭已进入独生子女教育阶段。“望子成龙”、 “盼女成凤”的思想严重,片面地以分数高低权衡孩子的优劣,忽略了家庭的德育教育,一定程度上冲淡了学校德育常规教育,阻碍了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造成了学生在学校是小绵羊,在家里是小太阳,在社会又变成小儿郎的现状。
3.学校教育的片面。相当一部分学校在口头上都是以德育为首,而实际上近年来,过分追求升学率,放松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几乎成了课堂的“盲区”。造成了学校德育教育“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普遍存在。
二、改进建议
1.希望教育局正视现状,充分认识加强中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针对中小学生实际,应正视现状,把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作为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和落脚点,转变观念。首先,应正视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育人”的最终目的出发,诚心诚意地帮助他们,培养他们勇于承认错误意识,增强改正错误的勇气。其次,应坚持劣中见优,表扬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切实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纳入中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体系。充分利用各种法定节日,传统节日,革命领袖、民族英雄、杰出名人等历史人物的诞辰和逝世纪念日,建党纪念日、红军长征、辛亥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九一八”、“南京大屠杀”等国耻纪念日,集中开展思想道德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在这个方面,目前我们的中小学思想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现在学生知道“超女”、明星的多,明白雷锋、邱少云等英雄人物的越来越少了。
3.要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要积极运用新闻媒体和互联网,面向社会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同时要注意加强对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家长以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为子女作表率。
4.结合学生特点,开展多种主题鲜明的活动。把深刻的教育内容融入到生动有趣的课外活动之中,用祖国大好风光、民族悠久历史、优良革命传统和现代化建设成就教育未成年人。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地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德育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的教育应该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积极探索和不断改进德育的方法,努力提高德育的实效,培养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
对区政协八届四次会议第14号提案的答复
贾瑟、刘凤华委员:
您在区政协八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关于加强孩子道德教育的提案》(第14号)收悉,首先感谢您对教育的关注,现答复如下:
一、开展“我们的节日”活动,优化实践教育效果。各校充分利用雷锋活动月、清明节等契机,通过开展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主题的“向国旗敬礼”、“弘扬雷锋精神志愿者服务”、“清明节祭扫烈士墓”等系列主题活动,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不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二、加大校园文化检查力度,营建学校德育大环境。教育局遵照《吉林省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评比方案》,依据《南关区中小学校园文化评比细则》,对全区各校校园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检查,评选出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和优秀校16所、社会实践先进校3所、军训工作先进校5所;全区“孝雅好少年”26名,有百余名学生在征文活动中获奖。通过开展该项活动,促进了我区以“文明修身,自主体验,奠基人生”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大环境的建立,形成了融合本校“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管理文化”的内涵和“楼层有特色、班级有亮点、人人做贡献”的校园文化,营造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组织德育队伍专项培训,促进德育教师素质提高。组织全区德育教师,举办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专题培训会和全区班主任技能大赛,开展了“千名教师进万家”活动。
四、一是依托“长春市中小学家庭教育指导与服务中心”,继续开展家庭教育大讲堂活动,设立教育局、大学区、学校三级培训指导“机构”,教育局根据长春市家庭教育指导与服务中心的课程安排,在全区范围内进行课程安排;大学区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大学区成员校的家庭教育讲座;各成员校根据学生家长的需求,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家教指导,使家长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二是开展感恩教育三步曲,即“亲情周、感恩月、报孝年”,家校合作设定目标,共同教育,让学生在家养成向长辈问候、与长辈谈心、帮助长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等好习惯,培养学生具有中华优秀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