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信息发布 > 清单目录 > 权责清单 > 行政征收

南溪湿地公园全面完成征收任务

时间: 2017-09-21 17:18 来源:
【字体: 打印

牢记使命  恪守誓言
南溪湿地公园全面完成征收任务

    9月18日下午,随着南溪湿地最后一处影响施工建设的房屋被依法强制拆除,历时两年之久的省、市重点工程南溪湿地公园征收工作,宣告全线告捷。
    一、使命重大,任务艰巨
南溪湿地公园,位于南部新城核心区,被誉为长春市的“城市之肾”,伊通河综合治理工程的核心项目之一,项目总投资32亿元。集文化旅游、休闲娱乐、生态保护、教育展示、防洪减灾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湿地公园,建成后将成为我市的新地标。2015年6月份启动征收工作,涉及富裕村、二机砖厂、老瓦厂等五个征收区域,征收总量1267户(居民住宅1244户,公企单位23家),温室大棚约20.9万平方米,鱼塘约49万平方米,林地约31.7万平方米,总征收面积达310万平方米。
    二、高位统筹,政策保障
    为给工程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铺好路,区委、区政府把湿地项目列为“天字一号工程”,举全区之力保障项目的顺利推进。区委书记谢志敏利用多年主管城建工作的经验,积极为湿地建设出谋划策,提出具体指导意见;多次在节假日和夜间深入南溪湿地征收现场,看望慰问征收一线工作人员,对重要施工节点,调度相关部门进行论证和研判。区长杨大勇先后听取湿地专题汇报二十余次,多次前往实地踏查,督导征收进度,研究推进方案。副区长董志宇长期现场办公,每周定期参加征收工作例会,逐户研究解决对策。全区以房屋征收经办中心为枢纽,组织搭建征收工作指挥平台,设立了政策咨询、项目管理、协调调度、后勤保障、督查考核等工作组,形成了强有力的指挥系统,确保各项工作部署得到有效落实。两年来,全区召开十六次政府常务会议,先后审议通过湿地征收议题44项,彻底解决了一批历史遗留、政策滞后、法律界限不明等疑难问题,为征收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同时在湿地范围内,大力推出奖励政策,鼓励先行征收,让老百姓在利益上得到充分保障。
    三、多措并举,扎实推进
    由于南溪湿地集体、国有土地交织,情况复杂,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特别是建设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季节性用地迫在眉睫,对征收工作提出了艰巨挑战。对此,我们从现状实际出发,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宣传引导。登门入户把征收政策向群众交底,把征收补偿标准向群众讲透,帮助群众算好征收补偿账、环境改善账、发展惠民账,调动群众参与征地拆迁积极性,使征收工作的重要意义深入村屯、深入人心,让村民拆的明白,走的主动,形成了解征收、理解征收、支持征收的良好氛围。二是有序推进。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对群众基础好,征收阻力小,条件相对成熟的区域率先打开局面。对用地需求迫切的重点区域,倒排时序,昼夜作战。全民健身中心、四环北“小台湾”、伊通河水利防洪工程1-7标段等20余处施工节点相继逐一攻破。三是依法处置。对无理高额索要和严重阻挠征收工作的被征收人,绝不容忍妥协,坚决履行司法程序。两年来,我们通过司法裁决,先后对40余户被征收人房屋依法强制拆除,解决征收受阻问题效果显著。
    四、众志成城,合力攻坚
    打好湿地这场“攻坚战”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单靠一个单位或几个部门的力量远远不够。全区上下、相关部门始终站在讲政治、顾大局、惠民生的高度,横下一条心、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攻坚克难。两年来,全区组织公检法、土地、规划、市容执法、属地街道等18个部门联合作战,先后开展专项拆违行动30余次,出动执法人员5000余人次,累计拆除湿地征收区域内违法建筑120余处,拆除违建面积达30万余平方米,先后促进300余户被征收人达成征收补偿协议,有效遏制了违法建设行为的蔓延,实现了我区“以拆违促征收”的战略举措。